网站升级中

奇瑞获取新能源双资质 或剥离重启上市

时间:2018-09-04 16:32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图1
 
       截至8月23日,工信部公示的第31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已经满期,在拟发布新增汽车生产企业清单一栏中,奇瑞新能源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标志着,等待工信部审批通过后,奇瑞新能源将成为第8家拥有发改委和工信部“双资质”的生产企业。从此以后,奇瑞新能源就可以独立进行新能源车型的生产和销售;痪浠八,就是新车将挂上奇瑞新能源的标志,而不是现在的奇瑞汽车标志。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资质越来越重要,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有将近200家的企业在排队等待审批,希望早日跨过“双资质”这道门槛。
 
       截至目前,发改委共批复15家新能源生产企业,其中也获得工信部的项目批复,拿到“双资质”的仅有云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和合众新能源7家企业,奇瑞新能源成功跻身第8席。
 
       “资质”行内难求
 
       工信部最近官网公示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11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显示,奇瑞新能源进入拟发布新增车辆生产企业清单,成为第8家拥有“双资质”的生产企业。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张志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取得“双资质”,奇瑞新能源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正式成立,是奇瑞率先布局新能源产业后成立的一家独立子公司2016年11月,奇瑞新能源拿到了发改委批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资质,正式开启造车之路。
 
       目前在新能源车领域,“资质”已经奇货可居,其主管部门主要是发改委和工信部,发改委负责审核企业是否有条件建厂生产,工信部负责审核产品是否符合上市销售的要求。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此前,奇瑞新能源只能依靠奇瑞的新能源资质进行生产新能源车,但以后就能够依靠自己的资质进行生产销售。“奇瑞新能源成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后,可以获得独立融资、寻求合作伙伴、股权分配等更多发展空间。”崔东树说,目前获颁工信部资质的车企并不多,即便有了生产资质,部分企业因生产、研发等没达到标准,甚至出现始终不见投产的情况。
 
       在没有“双资质”的这将近两年时间里,一直用的是奇瑞汽车的资质,新车公告申请的企业主体也是奇瑞汽车。对于奇瑞新能源标志的新车何时推出,奇瑞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无法回复。
 
       今年1—7月,奇瑞新能源车累计销量41452辆,同比增长229.9%,位列新能源车企总销量第四。然而,根据尹同跃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提出的“超过10万辆”的新能源销量目标,这个数字目前还有超过一半的差距。
 
       据奇瑞集团的规划,旗下新能源业务到2020年将达到20万辆,届时电动车产品将全面覆盖包括A级到C级的轿车产品,以及B级到D级的SUV产品。
 
      转型压力巨大
 
        一直以来,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对奇瑞新能源都寄予着厚望,希望能独立出来成立股份公司。崔东树也认为,只有寻求上市,才能够快速获得资本。“上市有利于新能源车企快速做大市值,也有利于新能源车企的未来发展。毕竟,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崔东树说,特别是现在捉襟见肘的奇瑞,对于融资的需求很大。
 
       2017年,奇瑞汽车共销售汽车38.7万台,同比下滑14%,当年奇瑞汽车营业收入294.7亿元,同比下滑10.59%;营业利润为亏损3764万元,净利润2.64亿元。
 
       到了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车的亏损仍在持续,其营业利润为亏损6.76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亏损额扩大了4倍,资金压力空前。另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奇瑞汽车短期负债合计为404.95亿元,非流动负债达到218.88亿元,负债总计达到623.82亿元。
 
       今年5月29日,在奇瑞汽车职工代表大会上,全票通过了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的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部投资者,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经营压力终于让这家曾经的“自主一哥”走上了混改之路。
 
      或剥离上市
 
       事实上,早在2015年,奇瑞新能源就对媒体公开透露过挂牌独立运营的计划,但当时并没有拿到生产资质,业务并没有剥离。但随着双资质的获得,业内传言称,奇瑞新能源会单独剥离上市。
 
       此前,奇瑞有计划借壳上市。2016年5月,海螺形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奇瑞新能源汽车股权,并取得奇瑞新能源的控股权,同时发行股份配套筹集资金。原以为收购会顺利进行,可是,事情在两个月后出现了变故。
 
       当年7月12日,海螺形材再次发布公告称,因奇瑞新能源未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终止对其收购。直到4个月后,奇瑞新能源拿到了发改委批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资质,但是依然没有了下文。其实,在此之前,业界就曾经爆出过,浙江绿野汽车也是因为资质不过关的原因,最终没有被当时的和谐汽车收购。
 
      “借壳”遇阻之后,奇瑞新能源选择独立上市的概率增大。对此,记者致电奇瑞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该问题不便回复。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新能源 奇瑞 上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电池回收大王”吃不饱了

    机会肯定是有的,“赌”一把也要硬着头皮上。
    2024-05-23 10:22
  • 天津开西青园首个新能源电池材料创新平台项目投产

    开西青园首个新能源电池材料创新平台项目投产 成本低寿命长 钠离子电池前景看好 本报讯(记者辛璇)天开西青园首个新能源电池材料创新平台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团队负责的常兴新能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平台日前投产。 天津常兴新能
    2024-05-20 18:53
  • 三星医疗拟40亿元投建新能源及储能制造项目

    1月25日晚间,三星医疗(601567)公告,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公司业务布局,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克斯智能科技”)与宁波前湾管委会签订了投资协议书,拟在宁波前湾新区建设
    2024-01-29 17:58
  • 银高储能携手中电国际、盛银集团打造20GWh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12月13日,银高储能同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白银区属国有企业盛银集团就加快打造白银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进行友好磋商。
    2023-12-20 09:47
  • 印尼电池公司与LG新能源讨论投建阴极制造厂

    据外媒报道,印度尼西亚电池公司(PT Industri Baterai Indonesia,简称IBC)目前正与LG新能源(简称LGES)进行谈判,目标是在位于中爪哇。–entral Java)的巴唐(Batang)综合工业区内建立一个阴极制造工厂。LG计划于2024年1月在阴极材料工厂开始执行投资
    2023-12-14 22:02
  • 解决用户痛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启动电池无铅化 比亚迪践行绿色梦想

    有这么一块不起眼的小电池,它的重要性容易被忽略。但对车主来说,一旦它出问题,就会被迫陷于囧境。
    2023-11-10 17:55
  • 彭山杉杉一期全面投产 日产新能源材料240吨

    10月17日,在四川彭山经开区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一期碳化车间内,12条自动化、智能化产线全部投用,每天从这里能产出240吨材料进行下一步加工。
    2023-10-20 08:55
  • 多氟多:拟以多氟多新能源94%股权作价17.6亿元对广西宁福增资

    10月17日,多氟多发布公告称,拟向控股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西宁!保┬略鲎⒉嶙时16.10亿元,注册资本由10.15亿元变更为26.25亿元。
    2023-10-19 10:27
  • 正强股份:拟5500万元合资设立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公司

    10月16日,正强股份发布公告称,杭州正强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师腾新能源有限公司、宁波硕清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签订《合资成立公司合作协议》,各方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2023-10-18 18:01
  • “湖北产”新能源电池亮相RE+美国国际太阳能展会

    当地9月12日,北美最大的太阳能专业展览会RE+在拉斯维加斯举行。湖北企业楚能新能源以聚能π314Ah电池为核心全方位展示储能矩阵产品,在长寿命、强安全、高能效等方面带来全新解决方案,为全球零碳目标贡献“楚能”力量。
    2023-09-14 22:24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